近日,有网友爆料,他们在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下单时,收到的包裹上都标注了“拼多多”送货,一些“拼多多”商家还在包裹上善意地提醒买家“赚差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这种事情并非个案,原因是一些空壳店没有真正的货源,只能全网比价筛选最便宜的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客户。
目前,电商、带货直播成为创业的风口,没有囤货压力的空网店越来越普遍。阿里巴巴甚至制定了保姆级别的战略,鼓励开设没有商品的网上商店。无货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创业模式还是有争议的灰色生产?它是否合法和合规?这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仍存在争议。然而,一些消费者在空壳网店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企业家在没有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上花钱受骗。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和企业家都需要擦亮眼睛。
4月25日上午,记者登录“黑猫投诉”平台发现,买家的投诉大部分是关于他们在“小红书”、“抖音”、“快手”、“淘宝”、“京东”等平台下的订单,最后显示“拼多多”送货。记者了解到,这是背后空壳店在运作。
所谓空壳店,即“无电源”。虽然这些商家在平台上有店铺,但他们没有供货渠道,所以当买家下订单时,他们通过互联网比较价格,选择最低的价格,通过第三方平台出售给买家。
记者浏览“黑猫投诉”平台发现,买家投诉的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的球鞋、床架、衣服,还有十元以内的发箍、指甲刀,而且品牌在市场上并不常见,投诉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产品质量太差无法使用;其次,其他平台买家的价格要比拼多多贵很多。也就是说,无源电商利用信息贫乏的优势,在拼多多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买家订购的商品,赚取中间价差,导致买家不满。
买家作为消费者,注重物有所值或物有所值,没有人愿意成为“吸盘”。江苏常州的一位电子商务从业者詹先生告诉记者:“人们在每个平台上的定位是不同的。一个品牌的商品需要通过各个渠道进行收获,从而实现产品利润的最大化。拼多多市场针对的是中老年用户,三四线城市或小县城的人,他们的购买力相对较弱,所以价格定得较低。”他说,同样的商品在淘宝和京东上的价格几乎是一样的,但在拼多多上要低一些。但品牌越大,价格控制越严格,溢价空间越小;相反,小品牌或无品牌商品在各个平台上的价格差异很大,这给了非供货电商更大的利润空间。
“如果投诉成功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成功,这是一个教训。”一位买家告诉记者,他们就是不能生气,所以不管买多少钱,他们都想要问答案。
然而,空壳网店并不是简单的一件负面的事情,相反,在电商、直播网络火爆的今天,没有库存压力、不需要前期投入的无货网店已经成为很多电商、主播的创业模式。无需提前购买商品,只负责利用自己的人气流量来介绍、推广产品,充当“中间商”角色,买家下单后,产品将由自己的商家发货。
记者发现,在“1688(阿里巴巴)”的APP中输入“一件寄售”,就可以看到平台准备的“一件寄售保姆级策略”,是为淘麦、微商等配送买家提供全环节、投资最小的省心服务的供给形式。为买家提供支持48小时内送货、1件免费送货及7天内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对于店主或店主来说,平台货源丰富,不需要担心选品失败卖出去赔钱,没有采购成本,个人开店不需要团队,鼓励开店无货源。
一名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5万多粉丝的外卖小哥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直播自己的外卖。他告诉记者:“我没钱买样品。一些企业免费寄样品给我。以家庭用品为例,他说,如果一个垃圾袋来了,他会看看它有多好,能装多少重量。以零食面为例。他只是想尝尝面条的味道。
对于从事电商行业5年的詹先生来说,没有货源的电商模式已经司空见惯。他说:“信息的价值也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很多电商从业者辞职创业,利用这种模式,利用自己差的信息和买家帮助买家买到同样的商品的同时,也让自己赚到差价,只要保证商品是正品。”据了解,这些来历不明的电商大多从“1688(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两大平台购买商品。
商品质量的不可控可能是目前无源网店最大的问题。没有在现场看到货物的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没有对材料和原材料进行专业的检验,就凭这样一个简单而完全缺乏技术含量和专业能力的人来决定是否帮助商家带来货物,这真的是一个“看门人”吗?记者忍不住问了一些问题。
宋先生出生于95后,自2017年进入大学以来一直在电子商务领域兼职,现在是一名主播。他认为,没有来源的电子商务在市场上弊大于利。他说:“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品的供给,消费者最终是为商品的质量买单,在利益的驱动下,非供给型电子商务更倾向于选择低价商品,一种价格,一种产品,一旦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不满意,就不会有再次购买的欲望,而非供给型电子商务无法长久生存。”
福建鑫悦律师事务所苏丽娟律师告诉记者,电商违规来源不明,目前仍有争议。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第《个人信息保护法》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无源电子商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二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记者在“京东”平台规则中发现,包裹或运单上存在第三方平台标识或其他店铺信息;客户在京东下单后,运单信息显示为来自其他平台;客户在京东下单后,收到第三方平台的物流短信和售后电话,将被判定为不当使用他人信息,并处以严重违约1万元、极严重违约4万元等处罚。同样,天猫平台也有相关的实施细则来保护消费者。
此外,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条第8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道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苏律师说:“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的来源、质量和售后无疑应该由商家直接检查。如果消费者知道商家通过其他平台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就会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该产品的决定。然而,商家隐瞒配送和售后服务的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最后,苏律师提醒大家在网上购物时要注意证据的保全。如遇到问题,可向平台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举报或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维权。而对于这一新生事物,也期待相关监管部门加强重视和规范。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很多教你如何做无源电商的视频,并表示这是普通人翻身的机会,这种“撒谎赢”的赚钱模式吸引了很多人观看和收藏,每个视频的点赞量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也许有些人通过这种方式创业赚了很多钱,但也有很多人相信这种方法,并在培训机构支付学费,学习如何做电子商务没有供应,只是被骗了钱。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来源不明的电子商务”,发现79起此类投诉。
他们中的许多人抱怨北京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称该公司为“一对一教学”课程支付了6888元,只是为了看视频,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支付软件来学习后面的课程。记者通过“天眼搜索”对该公司进行了查询,有网友对被骗过程进行了点评。在向12315投诉后,得到的回复是该公司不在注册地经营,也没有行踪。“天眼查”显示,公司于2023年3月26日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异常经营名单。
无独有偶,有人在“咸鱼”交学费学习来历不明的电商课程,被骗1398元;还有人被拥有20万粉丝的抖音主播骗走2680元,学习无用品电商教学……店主想“躺着赢”,交了学费,最后只买了一节课。